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,倾听孩子的心事融金牛,实现孩子的“微心愿”,与孩子一起过节、参观、分享阅读……这是金凤区银新苑南社区工作人员曹嘉璐成为“爱心妈妈”后的真实写照。
去年,在银川市妇联举办的“小树苗”困境儿童关爱志愿服务项目中,曹嘉璐与困境儿童小灵(化名)结对,成为孩子的“爱心妈妈”。
小灵的父母均为低保户且视力一级残疾,生活自理能力受限。爷爷患有脑梗等多种慢性病,被评定为肢体三级残疾。奶奶已80高龄,肩负着照顾爷爷的重担。经济的窘迫、疾病的阴影以及长期缺乏有效的陪伴和情感交流,让小灵变得孤僻沉默。
曹嘉璐和小灵一起做手工。
刚接触小灵时,她眼神躲闪,抗拒沟通。曹嘉璐把带来的礼物一样样拿出来,放在小灵能看到但又不太远的地方,在她的轻声介绍中,小灵渐渐放下了戒备,接受了这些礼物。
为了更快融化小灵封闭的心,曹嘉璐充分利用社区资源,积极为小灵申请到民政补贴和妇联的慰问品,切实缓解小灵的生活和学习压力。曹嘉璐明白:要真正驱散小灵心底的阴霾,单靠物质关怀远远不够,必须为小灵创造安全、积极的社交空间,让她有机会在集体互动中感受归属、学习交往、重拾自信。于是,曹嘉璐将目光投向了社区定期组织的未成年人活动。
展开剩余41%每当社区组织活动,曹嘉璐便带上自己的女儿和小灵一同参加。起初,小灵仍独自摆弄玩具,对同伴的邀请不作回应。曹嘉璐见状,戴上小兔子头套,扮演“兔子朋友”耐心倾听、鼓励她。休息时间,曹嘉璐还时常带小灵参观地质博物馆、科技馆,看电影……一次偶然的交谈中,曹嘉璐捕捉到小灵渴望拥有小台灯的心愿,便默默记下,第二天,就将一台充满童趣色彩的小台灯送到了小灵手中。收到第一盏属于自己的台灯,小灵眼中闪烁着惊喜与感动的光芒。
如今,曾经沉默寡言的小灵,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的笑容。在学校,她会积极参加活动,与同学相处融洽,成绩名列前茅。她会细心发现曹嘉璐换了新口红,甜甜地夸赞“妈妈真漂亮”;像个小大人般表达“妈妈上班很辛苦”;更会在见面时开心地给曹嘉璐送上拥抱……这些都是爱的反哺,是心与心的共鸣。
曹嘉璐的付出,不仅为小灵铺就了一条通往阳光的成长之路,更生动诠释了“小树苗”项目的初心——以社会的大爱,守护每一株身处困境的幼苗破土而出,向阳而生,最终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。
(华兴时报记者 梁 静 实习生 陈美慧 文/图)融金牛
发布于:北京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